作者:宣传部 发布:2025-06-20 01:32 阅读:134次
一、好书推荐
(一)作者简介
林帝浣,1975年生于广东湛江,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,现任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。他身兼多职,既是人文旅行摄影师、畅销书作家,也是画家。其作品风格独特,漫画逗趣治愈,文字简洁有力,曾助力二十四节气申遗,画作还被选作高考作文题,在国内外广受赞誉。
(二)精彩内容
1.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。最好的重逢,是你刚成长,我还没老。
2.有些路没人陪,反而走得惬意。
3.不快乐也别皱眉,总会有人爱上你的笑容。
4.愿你走过的所有弯路,最后都成为美丽彩虹!
5.等一朵花开,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。
二、读书感悟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常常在忙碌中迷失,心灵被无尽的喧嚣充斥,渐渐忘却了生活原本的模样。而林帝浣先生的《等一朵花开》,恰似一阵清风,悄然吹进我们的世界,让我们在阅读中,重新找回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。
初遇这本书,是在一个慵懒的午后,书店的角落,它以简约的封面、淡雅的色调,吸引我不由自主地翻开。书中,作者用细腻且饱含深情的笔触,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。从各地的特色美食,到旅途中邂逅的美景;从对古典诗词的独特解读,到对日常琐事的深刻感悟,每一个篇章,都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,徐徐展开,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。
书中对美食的描写,充满了人间烟火气。“旧时北方的冬天,只有白菜耐储存,于是漫长的冬天里天天吃白菜。无奈的指腹为婚,最终却成了白头偕老的恩爱。虽然平淡,但因为习惯,所以成了真爱,这可能是世间的一种温暖吧!”这段对大白菜的描述,质朴平实却又满含温情,让我不禁想起家中长辈精心烹制的家常菜,那些熟悉的味道,承载着家的温暖与岁月的记忆,原来,平凡的食物中,亦蕴藏着生活最本真的幸福。
谈及旅行,作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:“从来不相信,旅行能让人脱胎换骨,灵魂升华。你本来是什么样的人,就只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。旅行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,有意义的仅是你自己思想的本身。” 他笔下的旅行,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,而是一场与内心的对话。跟随作者的脚步,我仿佛置身于西塘的烟雨长廊,感受着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;又仿佛站在西藏的雪山脚下,领略着大自然的雄浑壮丽。每一处风景,都因作者的感悟而变得更加生动,让我明白,旅行的意义,在于发现自我,丰富内心。
书中的文字,时而幽默风趣,令人忍俊不禁;时而又充满哲理,发人深省。“人生有两段路要走,一段是必须走的路,一段是想走的路,必须走的路走好了,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”,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。它让我们懂得,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脚踏实地,先做好当下必须做的事,才能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。
合上《等一朵花开》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这本书,不仅是作者生活的记录,更是对生活艺术的一次深刻诠释。它告诉我们,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,并非遥不可及,它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里,等待着我们用耐心和微笑去发现、去感受。
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放慢脚步,静下心来,等一朵花开,品一味美食,赏一处风景,悟一段人生。相信,只要我们用心去生活,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。
——护理24-4班罗栩婷
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林帝浣的《等一朵花开》宛如一股清泉,流淌进我们的心田,带来宁静与治愈。
翻开这本书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简洁而灵动的水墨漫画,寥寥几笔,便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。这些漫画,有的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瞬间,如孩子在田野间奔跑,老人在树下乘凉;有的则是对人生哲理的诙谐诠释,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,又陷入深深的思考。每一幅画都配有一段简短而富有诗意的文字,它们相互映衬,相得益彰,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趣味与温情的世界。
书中内容涉猎广泛,从美食到旅行,从历史文化到人生感悟,无所不包。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触,将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描绘得妙趣横生。他写美食,“人生在世,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”,寥寥数语,便勾起了读者对美食的热爱与向往;他谈旅行,“旅行的意义,不是逃避,不是艳遇,不是放松心情,更不是炫耀,而是为了洗一洗身体和灵魂,给自己换一种新的眼光,甚至一种生活方式,给生命增加多一种可能性的叉枝”,让我们明白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
在书中,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也别具一格。他用水墨漫画的形式,将古老的诗词、典故重新演绎,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在解读《诗经》时,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画面,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。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,不仅让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,也激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。
而“等一朵花开”,这一贯穿全书的主题,更是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耐心与期待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总是急于求成,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。作者告诉我们,等一朵花开,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,人生亦是如此。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,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,耐心等待生命中的每一次花开。
《等一朵花开》是一本能让人在繁忙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的书。它让我们明白,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,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和一份耐心与微笑,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,等一朵花开,邂逅生活的诗意与温暖。
——康复24-3班于欣怡
林帝宗的《等一朵花开》以质朴的文字传递深刻的教育智慧,其核心观点“教育是等待的艺术”对当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。本文将从教育规律、成长本质和职业价值三个维度,探讨这部作品给予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启迪。
书中通过大量案例证明,违背成长规律的教育终将失败。作者特别记述了“速成班”的教训:强行让兰花在冬季绽放,最终导致植株凋亡。这个隐喻直指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现象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“发展素质教育”,正是要求我们遵循育人规律。护理工作同样如此,患者康复需要生理、心理的双重愈合周期,任何违背医学规律的操作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。
作者提出“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,更没有两个相同的成长轨迹”的论断。书中那位因漫画创作被肯定的“差生”,最终成为知名插画师的案例尤为典型。这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人人皆可成才”的教育观。在护理实践中,我们既要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,更要学会观察患者的个体差异。就像书中所说:“真正的教育不是模具,而是催化剂。”
作品最发人深省之处在于重新定义了“教育成效”的评价标准。那位用三年时间陪伴自闭症儿童的教师说:“当孩子第一次主动拉住我的手时,所有的等待都值得。”这种价值观与护理职业高度契合。南丁格尔曾言:“护理不仅是科学,更是艺术。”在临床实践中,最珍贵的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,而是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带来的细微改善。
《等一朵花开》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:在追求效率的时代,更需要守护“等待”的勇气。作为护理专业学生,我们既要精进专业技术,更要培养“静待花开”的职业素养。当我们将书中的教育哲学转化为护理实践时,就能真正践行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医学誓言,在守护生命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(责编/任晓璐)
——护理24-6班谢嘉慧